微博令更多的人开始了写作,但是大V仍旧是一个赚钱的活计,依旧有相当多的人并没有开始写作,而开始在互联网创作内容的人也有相当多的仅是使用互联网发布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仅仅作为现实社交的拓展。

但是互联网是一个拥有相当强大功能的工具,如果你使用它来增长你的知识,提高你的思维,解决你遇到的问题,那么你就充分发挥了他的功能,而如果你能发挥这些功能,那么你就应该同样创作令互联网更能发挥这些功能的作品来回馈它。而如果沉浸在刷短视频、氪金,被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偷取数据,那么就只停留在数据劳工的水平,作为被奴役者。

另一方面,创作本身也是对知识的固化,可视化整理。我计划写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我认为从语言文字到网络,以及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象征了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传说中的费曼学习法,只有在完全的掌握了一个概念之后,才能流利的将概念组织成面向初学者的教授,而不只是一篇笔记。

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笔记整理可以有效复习知识,整理便签以及速查表都有利于自己在事后进行检索复习

知识是在社会中流动产生的,是在对不同可能性的思考和尝试中产生的,写作一方面是一种帮助自身掌握知识的技巧,一方面是促进知识传播的实践。当人们通过写作整理知识,通过网络分发优质内容的时候,生产实践的效率就进一步提高了。

另一方面,创作本身仍有一些准则需要遵守,关于礼仪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商榷的内容,在这里我仅仅讨论关于互联网内容质量及真实性的问题。

互联网是无法自动区分有意义的知识和无价值的噪声,这就意味着优质信息总会被各种无聊的冗余信息和充斥着过载情绪的劣质信息淹没掉。

有几条关于内容验证[1]的方式如下

1.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

2.信息完整吗?如果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3.信源是谁?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核实的?

5.其他可能的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而保证真实性的准则就是尽量满足上述要求,提供可核验,可追溯,标注refrence完善的内容。

网络内容目前存在的信息茧房问题[2][3]

中文互联网的讨论问题[4][5]

意识形态[6]

内容质量[7][8][9]

referance:

任何事物当中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垃圾? : https://xie.infoq.cn/article/c01732c6e3914a73cdcd74c47

推荐算法,是否会造成信息茧房或信息回音室 : https://weibo.com/5198011111/IATYxcqiw

信息茧房 : https://weibo.com/2194035935/IATbdr8RE

中文互联网“讨论”的消亡了吗 : https://weibo.com/2501511785/IBrOZbq1C

中文互联网中“讨论”的消亡 : https://www.douban.com/note/756494138/

只谈事实,不输出价值观 : https://weibo.com/6526109246/IDIfy6rF8

网络的逆熵者 : https://weibo.com/1400798461/IzGdawxfI

中文环境的恶化 : https://weibo.com/5992829552/IzLpr9oXl

内容凋零 : https://weibo.com/1156876027/IDpCIjF2Q